top of page

關於家園

在《桃花源記》當中

不是只有避世的意味

更有一種對於

「建立平靜、和諧、美好家園」的想望

這才是它的積極意義

諸多的社會問題

都是源自於人們少了一個穩定的家

有一個真實的案例

當許多美國大兵在越戰充滿壓力的環境中

都染上了毒癮

但當他們回到了自己的家庭,擁有了安定的生活

他們的毒癮自然戒除了

共生家園的創立,就是在提供一個彼此有愛的生活圈

那是一個家的歸依

人心的躁動因此得到止息

所以共生家園圍繞的是恩典

獲得的是豐盛、講的是合一

而不是資本主義對價的區分關係

IMG_8176.jpg

【願  景】

  每個城鎮都有共生家園
【使  命】

  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共創有愛、有家

  有事業的生活圈
【價值觀】

  誠信、當責、尊重

  團隊合作

IMG_8176.jpg
DSC05951.JPG
DSC05951.JPG

人與物的回收

我們有個家人,患有強迫症

在原生家庭總不斷地玩水、洗手

讓相處的家庭成員實在難以忍受
但在共生家園裡面

我們的場地非常大

就讓他盡情的拖地

而我們也找到了能夠持續作這件事

而不覺得厭煩的人

這就是人的回收
物的回收就更不需要解釋了

不管是人還是物

它的價值取決於將之擺在什麼地方

位置放對了

任何人與物都有他的功能
我們因為看重人,自然也就珍惜物

並且努力地發掘他們的價值

自給自足的小型社會

「共生是極其豐盛的事」

這是主流價值觀很難理解的部分
共生是將自己所能、所有給貢獻出來

而這份服務是為了成全別人的生命

當所有人都這麼作的時候

就形成了一種匯聚

同時也是一種循環

自然豐足無比

儼然自給自足的小國寡民
主流社會為五斗米奮力

那是生存,卻失去了生活

而我們是透過生活,在實踐生命

最後當然也成全了自己

IMG_2079.jpg
IMG_2906.jpg

非血緣的家庭

我們對家庭的定義

不是來自血緣,而是「關係」
當一群人對生命有著共同的看見

存在著唇齒相依的緊密關係

這就叫家人

而這個團體就是個大家庭
當然不是每個人來到這裡

就能夠產生如此彼此相愛

相互包容的胸襟

但是家庭最大的作用就是感染力

即使平日再怎麼鬥嘴、怎麼個性不合

當家人們真正需要協助的時候

旁邊的人自動會站出來

而這自然形成了一種涵納

它不是被教的
共生家園出生了很多小嬰兒

也照顧著一些老人逐漸凋零

而共生是一個「從生到死的承諾」

這就是家庭

共生樹.png

郵局劃撥帳號:19726414
戶名:中華民國希伯崙全人關懷協會

銀行:華泰銀行(102)  中壢分行
帳號:27-61-00007762-4
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希伯崙全人關懷協會

  • Facebook
聯絡我們
地址:桃園市楊梅區青山三街77號B2
電話 : ​(03)496-2916

​​​

bottom of page